自2024年10月17日《2024年个人数据保护(修订)法案》正式生效以来,新法案引入的数据泄露通知义务已成为客户咨询的热点之一 。这些新增的通知要求对企业的合规运营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需实施新的流程、更新政策,并确保合规框架足够完善,以有效应对新法规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数据泄露通知要求的五大关键要点,为法律顾问、数据保护官、合规官以及企业内部律师提供实用见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变化并做好准备。
1. 理解“个人数据泄露”
要充分了解数据泄露通知要求,各组织首先需要明确“个人数据泄露”的定义。《2024年个人数据保护(修订)法案》将 “个人数据泄露” 定义为 “任何个人数据的泄露、丢失、滥用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这一广泛的定义是有意为之,以涵盖数据可能被泄露的各种情况。
鉴于 “个人数据泄露” 定义的广泛性,各组织应重新评估其数据泄露管理及事件响应流程,以及时涵盖这一广泛定义,并确保在风险管理框架内能够准确识别、分类并及时升级个人数据泄露事件。
2. 向个人数据保护专员报告的义务
根据《2024年个人数据保护(修订)法案》,当数据掌控者(取代此前的“数据用户”一词)有理由相信发生了个人数据泄露时,必须在 “可行的最短时间内” 通知个人数据保护专员。
截至本文撰写时,虽然目前尚无关于此类数据泄露通知的具体时间范围或所需信息的详细指导,但参考近期立法趋势或许有所帮助, 例如,根据《2024 年网络安全法》,关键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CII)实体在意识到网络安全事件后需立即报告,并在6小时和14天的时间范围内提交进一步的报告,详细说明事件的严重性、发现方式、威胁行为者的详细信息、已采取的应对措施及事件的影响。
我们推测《2024年个人数据保护(修订)法案》下的数据泄露通知指南可能会借鉴类似的标准和框架,并预计相关的具体规定将在适当时间正式发布。
3. 通知数据主体的义务
《2024年个人数据保护(修订)法案》与《2024年个人数据保护(修订)法案》的报告监管有区别。 《2024年个人数据保护(修订)法案》仅要求向监管机构报告, 但《2024年个人数据保护(修订)法案》则要求当个人数据泄露已造成或可能对数据主体产生重大损害时必须直接通知数据主体。
尽管具体的通知时限和内容要求尚未明确,组织仍需高度重视这一义务,主要基于两个实际原因。
首先,因数据泄露通常涉及大量个人数据所以后勤会面对一定的挑战,组织需制定强有力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受影响的个人及时准确地接收到通知。为此,组织需建立高效的通知机制,以应对可能大量受影响的数据主体。
其次,直接通知数据主体还涉及公关和投资者关系的考量。当发生个人数据泄露时,组织的应对方式可能对其声誉和公众信任产生深远影响。除了个人数据泄露本身,客户、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也会评估组织的危机管理能力。组织如何回应和处理个人数据泄露事件,不仅仅关乎事件本身,更可能成为塑造公众信任和维护品牌诚信的关键因素。
4. 未遵守数据泄露通知要求的后果
不遵守 2024 年《个人数据保护(修正案)法》的后果极为严重。
未能遵守数据泄露通知要求可能导致严重处罚,包括定罪后罚款高达 25 万令吉、监禁高达两年或两者兼施。这些处罚强调了在个人数据泄露事件中,及时且准确通知的重要性。组织应将此视为合规的迫切要求,因这关系到财务和声誉的双重风险。
5. 积极措施:组织应采取的未来行动
随着 2025 年的临近,采取积极主动的数据保护措施变得尤为重要。内部法律团队和合规部门应优先更新政策、强化内部流程、修订手册并开展全员培训,以确保与《2024年个人数据保护(修订)法案》新要求保持一致。
马来西亚的监管环境日益重视公司治理和数据保护合规。鉴于不合规可能面临严重处罚,包括监禁,组织必须确保其数据泄露响应框架的稳健性。一个战略性步骤是聘请精通数据保护法律的专业人士,协助进行合规差距分析、更新隐私手册,并为董事和相关团队提供培训。通过这些措施,组织不仅可以降低罚款风险,还能提升应对潜在数据泄露事件的准备,从而更有信心应对未来挑战。
结论
《2024年个人数据保护(修订)法案》所引入的数据泄露通知要求标志着马来西亚数据保护领域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全球最佳实践和在管理个人数据时透明度的重要性。通过制定全面的战略和积极的规划,组织可以自信地应对这一监管变革,确保合规的同时,也维护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如果您的组织需要制定处理数据主体个人数据请求的流程,请随时联系律务所的技术业务组。我们的律师团队在协助客户满足《2010年个人数据保护法》合规要求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定能为您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Ong Johnson黄永升
合伙律师 (交易与争议解决、科技、媒体与电信、知识产权、金融科技、隐私与网络安全)
Halim Hong & Quek 翰林律务所
电话:+603 2710 3818
电邮:johnson.ong@hhq.com.my
Lo Khai Yi罗恺育
合伙律师 (科技、技术、媒体与通信 、知识产权 、企业与并购 、项目与基础设施 、隐私与网络安全)
Halim Hong & Quek 翰林律务所
电话:+603 2710 3818
电邮:ky.lo@hhq.com.my